观荷亭里听雨声
汤碧峰
市区城建升级改造之后,在各大小公园和运河绿花带上建起了一批亭子,有四角亭、五角亭、六角亭,有正方型、长方型、弯角型、廊型等,这不仅改变了城市景观,也让市民有了更多休闲憩息的场所。
在居住小区不远的越秀苑小公园,也进过升级改造,重建了公共厕所,设计布局新的绿花,树下增设围栏坐凳。而我更欣赏的是,在荷花池边上建了个四角亭,殿檐斗拱美女靠,亭子的一半建在水面上。
小公园周围全是居民密集居住的老小区,公园虽小人气却旺,平时公园里全是人,休闲和锻炼身体的老人,推着儿童车和残疾车的保姆,早上还有跳广场舞的大妈。那天我随便数一下,打牌和搓麻将的就有十四桌之多。
亭子刚建好启用就被一群大妈占领了,亭子里摆了四桌牌局,收工时大妈将自带的小桌子和椅子,用铁链锁在美女靠脚下。一段时间后,亭子里不见了打牌的大妈,也不见锁着的桌椅,想必是被公园管理员劝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大爷,坐在美女靠上聊天。(美文精选网:www.meiwenjx.com)
大爷们有高谈阔论的,有一直静静坐着的,有坐一会儿走的,也有直到用餐时间才走,走了的空位,不时又有人坐下去。他们在聊股票,聊时政,聊天下大事。这静静坐着的,也不是只在听聊天,有人在观望荷花池,看荷花池四季的变化,看着荷塘花开花谢。
这荷花池四季都有变化,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一群群蝌蚪在游荡,孩子们在池塘边捞蝌蚪乐此不疲。夏天,伞一样的荷叶铺满池塘,荷叶之上荷花盛开。秋天,荷叶发黄,现出破损之状,应证了林黛玉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景。入冬后,荷叶枯死,搭拉在荷杆上,有的已成空杆,等待清理。
当荷叶铺满池塘,孩子们在用小竹竿钓小龙虾,竹竿上系上尼龙线,线的一头绑上一块猪肺,扔进荷叶边上,不一会就拎上来,会有一只和几只小龙虾挂在上面,不把它们扯下来决不松手。看得边上人心痒痒,恨不得自己也去拎上几把。
晚唐诗人李商隐为怀念表兄弟写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在《红楼梦》里,却被林黛玉改成了“留得残荷听雨声”。看过多种解释,基本上倾向于两者之间存在意境不同。看过荷塘的变化,才知道是雨声不同。
“残荷”是荷叶虽破,但还覆盖在池塘上,雨打荷叶之声依旧。而“枯荷”时荷叶已是衰败,池塘水面裸露,雨点落池塘之声会盖过打“枯荷”之声。曹雪芹写“红楼”时,身边定有荷塘,仔细观察才会作一字之改。如有不信,可去观这几天的荷塘,荷叶枯死后是什么景象。(美文精选网:www.meiwenjx.com)
坐在亭子前面的石凳上,看亭子很美,亭子外景色宜人,曾想为什么不给这亭子取个名字呢?比如“越秀亭”或“观荷亭”之类,可后来仔细观察,觉得称亭子不妥,半个亭子在水中,应该称榭,称之水榭更合适,为此特地“百度”一下求区别。
百度解释有点复杂,概括一下:位置不同,建亭没要求,建榭只能在水边;用途不同,亭以休息为主,榭以观景为主;面积不同,亭只是单一建筑,榭可延伸平台。根据这解释,那么越秀苑的亭子,叫亭子叫榭都可以,通俗一点,称为亭子更能被大家接受,而取名“观荷亭”应该是名至实归。
小公园的西面是所小学,孙子在这儿上学,放学后,孙子喜欢从公园穿过,每天有练跳绳的作业,于是就让其在公园内完成。那天放学,刚想跳绳,下小雨了,于是让他到亭子里去跳。书包、水壶放美女靠上,孙子跳绳爷爷计数。
虽已是放学之后,亭子里仍有几位大爷坐着,他们并没有因为孙子在亭子里跳绳而讨厌我们,而是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断发表意见:跳得很好;再努力一下就好了等。是啊,人老了都喜欢孩子,这小公园也是孩子们的天堂,能看着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看着坐亭子的老人,联想到自己,当孙子长大,不用再让爷爷接送,我们不再为儿孙忙碌的时候,自己也将成为这亭子的常客,这儿会有我的一席之地,也会每天坐在亭子里,看着荷塘冬去春来,荷叶枯败又生。看着夕阳西下,夜幕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