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来源:
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03日
点击次数:
3635

重走长征路 梦回秦王朝

——方格外国语学校中学部研学活动

研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与拓展。研学的真谛是知行合一,脱离学校学生实际的研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方格外国语学校响应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本校“爱国教育”主题月,并立足中学部的《历史与社会》、《科学》等教材的内容决定于10月21日开展一次“重走长征路,梦回秦王朝”研学活动。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磨砺意志,提高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在研学中更准确地理解历史、科学教材的知识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研学之旅真正体现“学中研,研中学”的特点。

1.jpg

学生爱国信念教育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强,国家强。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校的职责所在。为此在研学过程中进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和国家手语操表演。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中真正体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2.jpg

国旗下庄严宣誓,缅怀先烈、感恩父母。

3.jpg

手语操让我们牢记历史使命,把爱国化为具体的行动。

重走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寻找红军足迹

2.jpg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9.jpg

中国工农红军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4年10月10日在江西瑞金正式出发。

32.jpg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的广西桂林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遭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上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成为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

42.jpg

《忆秦娥·娄山关》写作于1935年2月长征四渡赤水中的二渡赤水再占遵义前后,此次战役正是自长征以来红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48.jpg

1935年2月,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会同地方武装和敌人打起了游击,项英、陈毅经过转战,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12.jpg

1935年3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以后,为了大规模调动敌人,选择更为有利的北上入川路线,以突然的行动向南再渡乌江。

 15.jpg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49.jpg

1936年2月9日,红二、六军团为开辟黔西北革命根据地,在渭河一带英勇阻击国民党军队,红二军团六师十八团参谋长贺崇禄和一批红军战士在此光荣牺牲,因此命名为英雄桥。

8.jpg

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7.jpg

这时候,九年级的同学提出了质疑,重走长征路好像缺少了很多足迹?比如说遵义会议会址未开放,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等等。因此,同学们也建议有关部门规划相关路线,因为模拟红色旅游也需体现真实性。

踏着红军足迹,弘扬长征精神

36.jpg

突破四道封锁线 、情景设定四过封锁线,模拟的爬山涉水来考验我们的意志。

10.jpg

同学们认真观摩封锁线介绍。

18.jpg

跋山

13.jpg

涉水

50.jpg

在烟雾和冲锋声中“飞夺泸定桥”,感受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16.jpg

17.jpg

红军餐的标配:玉米,毛芋,红薯,配上榨菜炒肉和紫米饭。同学们吃的津津有味,希望他们可以忆苦思甜,体会当时红军长征的艰辛。

37.jpg

伟大的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更铸就了内涵丰富的长征精神。
伟大的长征精神不但是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前行的灵魂支撑、精神武器和力量源泉,也是今天的广大人民必须要继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重温长征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学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征精神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同学们应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坚定了理想和信念、培养了艰苦奋斗精神。

梦回秦王朝

51.jpg

午餐后,我们来到了本次研学的第二站:秦王宫。八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这一课。历史课上,老师告诉他们有的人盛赞秦始皇为 “千古一帝”,有人则咒骂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在走访秦王宫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寻找史料来佐证以上观点。

26.jpg

38.jpg

同学们首先观看了球幕电影《帝国江山》,学生了解到,秦王嬴政用了10年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也是秦始皇最大的功劳。并在影片中看到了秦朝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7.jpg

观影结束,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这个影片能这么真实啊?”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现在新兴的内投球展示技术,它打破了以往投影图像只能是平面规则图形的局限。球形的背投影屏,放置在球幕内部的投影机把图像投射到几乎整个球形屏幕上,观众可以看到整个球幕上布满了图像。当观众坐在平台载体上,整个载体能上下升降,左右倾斜,前后俯仰。随着逼真的画面和平台载体的活动,让人不由自主的进入角色,造成十分真实和惊险刺激的特殊感觉。

通过观看球幕电影和老师的解释,同学们发现科技创新真的是太重要了

25_看图王.jpg

秦汉建筑文化

47.jpg

秦朝军事兵器

接着,同学们参观了秦王宫。了解秦王宫的建筑文化,军事兵器,还感受到了秦王宫的弘大。从史料中,同学们觉得秦始皇灭六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他是千古一帝。
      
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广大农民离开了土地,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他是一个暴君。

 

28.jpg 最后,同学们观看了英雄比剑,重现了荆轲刺秦王这一经典镜头。同学们了解到,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两年后,秦国大将王翦又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燕国。 眼见秦国步步紧逼,就要进一步吞并燕国了,所以荆轲希望刺杀秦王迫使秦国退兵。秦王在征战过程中,造成了社会混乱,使人民民不聊生。但也有人劝荆轲不要刺秦王,原因是:天下。因为天下统一乃是大势所趋。

29.jpg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认识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全面的,一分为二,且需要史论结合。而秦始皇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

31.jpg

经过这一天的研学,学生们既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红军长征的事迹,又培养同学们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锻炼学生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既领略了秦朝统一六国时强大的军事实力,学习秦朝历史,又客观认识了秦始皇。

这次研学真正体现了学中研,研中学的特点。

附:各班集体照

801.jpg

801

802.jpg

802

803班.jpg

803

804.jpg

804

901.jpg

901

902.jpg

902

903.jpg

903

904.jpg

904

文字:周航斌 宋依

照片:各班老师及学生

责编:宋依

审核:潘志新 张小燕

2020年10月24日